围绕新疆棉的东西方博弈
这几天围绕H&M引发的新疆棉事件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也以《西方品牌被起底成新一波舆论攻击目标》为题发表评论文章,以下为相关报道。
3月24日,H&M在微博上就抵制新疆棉事件发声明,强调集团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并“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国消费者,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入与发展”;但这番灭火措施并未奏效,针对H&M的抵制声浪25日迅速升温。
H&M的声明在中国官媒和微博上引来骂声,人民日报评论的官方微博引述网民称,“H&M回应了,但在网友眼里,反而多了‘玩文字游戏’的味道,并不买账”。评论批评,H&M跟风操弄新疆议题让人愤慨,“中国市场虽大,但不欢迎任何恶意中伤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吃饭砸锅’注定痴心妄想”。
淘宝、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都已全面下架H&M商品。新疆汇嘉时代百货公司25日关闭了H&M在其商场的门市,并要求H&M向新疆人民“郑重道歉”;网传的一段视频也显示,在成都有H&M的广告牌被工作人员拆下。
耐克等被官媒网民点名 合作艺人纷发声明表态
随着中国针对新疆棉事件的讨伐声浪高涨,多家曾因人权问题宣布抵制新疆棉的西方机构和公司相继被中国官媒和网民点名;其中包括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简称BCI)、耐克、彪马、阿迪达斯,以及高端时装品牌汤米希尔费格。与这些相关品牌合作的艺人,25日纷纷发声明和品牌切割。
《环球时报》也揭露BCI去年向新疆企业发出的“终止合作邮件”,指其在审核方面双标严重。文中称,拥有BCI认证的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有“违反人权”的情况,例如印度等国雇佣童工采棉。
BCI是一家提倡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组织,根据其官网资料,截至2019年底,BCI拥有超过1840名成员,其品牌成员包括H&M、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国际品牌。
这场中西之间的“新疆棉之争”,引起了新疆棉声援潮。BCI成员之一、中国运动品牌安踏体育前晚发公告宣布,公司正在启动相关程序退出BCI,并对其抵制新疆棉的声明表达“严重关切”。安踏在表态支持新疆棉后,25日股价上涨8.4%,在产品标签上表明使用新疆棉的中国品牌李宁,股价也上涨10.74%。
王义桅:抵制浪潮“牛刀小试”存警示意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这次的抵制浪潮只是“牛刀小试”,对其他有意因新疆人权问题对中国采取抵制行动的西方企业有警示意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博士分析,事件反映出中国社会对西方的不满,下来料将更加激烈。他说:“西方可能会认为,中国这种现象是政府故意煽动的,但这可能是个误解,民族主义的情绪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还是自发的。这会造成双方理解上进一步的冲突,恶化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之间的社会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环球时报》25日也发表了一篇评论称,“是时候给这些赚中国人钱的外国品牌立个规矩了”。
李明江博士指出,中国官方近一年来已表明将加大力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中国利益;在此次舆论的推动下,中国对参与西方制裁的外国企业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关于我们
学院介绍
顾问团队
合作伙伴
课程项目
线上课堂
学历教育
移动课堂
EE课堂
联系我们
Distrii, Level 4
9 Raffles Place, Singapore 048619
+65 6925 8023
contact@
© 2021 亚太未来商学院
版权归亚太未来商学院所有